不少肺结节患者在回顾生活状态时,会发现自己常有生闷气的习惯。这让人们不禁疑惑:肺结节与情绪有关吗?从中医角度来看,答案是肯定的 —— 常生闷气的人,肺部最容易长结节,二者存在密切关联。
一、“气郁成结”:生闷气如何 “攻” 向肺部
中医认为 “怒伤肝,喜伤心,思伤脾,忧伤肺,恐伤肾”,而生闷气属于 “忧” 与 “郁” 的范畴,直接影响肺部。人在生闷气时,情绪无法正常疏泄,会导致体内气机郁结。肺主气,负责全身气机的升降出入,气机郁结会先影响肺部的正常功能,导致肺的宣发肃降失常。
长期气机郁结会让肺部气血运行受阻,就像河流被淤泥堵塞,时间久了,肺部局部气血瘀滞,津液代谢失常,便可能形成结节。这类因情绪引发的肺结节患者,在中医辨证中多属于 “气滞血瘀” 或 “肝郁犯肺” 型。
二、身体信号:常生闷气者的肺部 “预警”
常生闷气的人,身体会发出一些肺部相关的 “预警信号”,这些信号也可能是肺结节的前期表现。比如经常感觉胸闷,尤其是在情绪低落或生气后,胸口像被东西堵住一样;伴有频繁的干咳,痰少且不易咳出;部分人还会出现胁肋部胀痛,这是因为肝气郁结牵连肺部所致。从体征上看,这类人舌苔多偏暗,舌下络脉可能迂曲发紫,这正是气血瘀滞的表现。若出现这些信号,需及时调整情绪,避免肺部结节进一步发展。
三、中医调理:从 “疏肝理气” 入手护肺散结
既然常生闷气易致肺结节,调理也应从改善情绪、疏通气机开始。首先要学会疏泄情绪,每天找 10 分钟做自己喜欢的事,如听音乐、画画,或向亲友倾诉,避免情绪积压。
在食疗方面,可用玫瑰花 5 克、佛手 5 克煮水喝,玫瑰花疏肝理气,佛手既能疏肝又能理气宽胸,二者搭配可改善气机郁结。若伴有干咳,可加麦冬 10 克,滋阴润肺。
穴位按摩也有帮助,按揉太冲穴(足背第一、二跖骨间)能疏肝解郁,按揉膻中穴(两乳头连线中点)能宽胸理气,每天各按 3 分钟,坚持一段时间可改善肺部气机。
肺结节与情绪密切相关,常生闷气是肺部长结节的重要诱因之一。中医强调 “气顺则血顺,血顺则无结”,想要预防和调理肺结节,先从少生闷气、疏泄情绪开始。若已发现肺结节,除调整情绪外,可在中医指导下进行系统调理,让肺部气机顺畅,从根本上减少结节发展的可能。
温馨提示:本平台文章仅供医院内部员工学习参考,不作为对外宣传使用,且不可作为诊断依据。
免责声明:部分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,仅作分享信息使用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侵权,请及时联系后台进行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