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nu
24小时咨询热线 : 025-84535866
南京太乙堂中医医院,专注男性健康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/健康科普
高血压的运动辅助治疗
时间:2025-03-21 作者:南京太乙堂中医医院

1742522857314.png

一、运动对血压的调节机制

1.改善血管内皮功能:运动可以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分泌一氧化氮等血管活性物质。一氧化氮具有强大的舒张血管作用,能够使血管扩张,降低外周血管阻力,从而有助于降低血压。长期坚持运动,可改善血管内皮的功能状态,维持血管的正常舒张和收缩功能。

2.降低交感神经活性:高血压患者往往存在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的情况,这会导致心率加快、血管收缩,进而升高血压。而规律的运动可以调节自主神经系统的平衡,降低交感神经的活性,使心率减慢,血管舒张,最终实现血压的降低。

3.减轻体重:肥胖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。运动能够增加能量消耗,促进脂肪分解,帮助减轻体重。体重的减轻可以减少体内脂肪对血管的压迫,降低心脏的负担,从而有效改善血压水平。研究显示,体重每减轻 1 千克,收缩压可降低 1 - 2mmHg。

二、适合高血压患者的运动类型

1.有氧运动

  • 散步:散步是一种简单且安全的有氧运动方式。它可以增强心肺功能,促进血液循环,改善血管弹性。建议高血压患者每天进行 30 - 60 分钟的散步,速度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调整,一般以微微出汗为宜。例如,可选择在公园、河边等环境优美的地方,以每分钟 80 - 100 步的速度散步。

  • 慢跑:慢跑能提高身体的耐力和代谢水平,有助于降低血压。但高血压患者在进行慢跑时,要注意循序渐进,从短距离、慢速度开始。开始时可慢跑 10 - 15 分钟,逐渐增加到 30 分钟左右。同时,要选择平坦、安全的道路,穿着舒适的运动鞋,避免运动损伤。

  • 游泳:游泳对关节的压力较小,适合大多数高血压患者。游泳过程中,全身肌肉得到锻炼,可增强心肺功能,促进血液循环。每周进行 3 - 4 次游泳运动,每次 30 - 45 分钟为宜。游泳时要注意水温适中,避免在过冷或过热的水中游泳,以免引起血压波动。

2.力量训练

  • 低强度抗阻训练:如使用较轻的哑铃进行手臂力量训练,或进行简单的深蹲、平板支撑等动作。力量训练可以增加肌肉量,提高基础代谢率,有助于控制体重。但高血压患者在进行力量训练时,要避免憋气,因为憋气会导致胸腔内压力升高,引起血压骤升。每次力量训练的时间不宜过长,可控制在 20 - 30 分钟,每周进行 2 - 3 次。

  • 瑜伽:瑜伽中的一些伸展、平衡和放松动作,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,改善身体柔韧性,同时还能调节呼吸,缓解压力,对降低血压有一定帮助。高血压患者可选择一些简单、舒缓的瑜伽体式,如树式、山式、下犬式等,每次练习 30 - 60 分钟,每周进行 3 - 4 次。

三、运动的注意事项

1.运动前的准备

  • 测量血压:在运动前,高血压患者应先测量血压,确保血压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。如果血压过高(收缩压高于 180mmHg 或舒张压高于 110mmHg),应暂停运动,先进行血压控制。

  • 热身运动:进行 5 - 10 分钟的热身运动,如活动关节、慢走等,可使身体逐渐适应运动状态,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。例如,可进行手腕脚踝关节的转动、膝关节的屈伸以及肩部和腰部的环绕运动。

2.运动中的注意事项

  • 控制运动强度:运动强度要适中,可通过心率来监测运动强度。一般来说,高血压患者运动时的最大心率应控制在(220 - 年龄)×(60% - 70%)之间。例如,一位 50 岁的患者,其运动时的最大心率应控制在(220 - 50)×(60% - 70%) = 102 - 119 次 / 分钟之间。如果运动过程中出现头晕、心慌、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,应立即停止运动。

  • 补充水分:运动过程中要及时补充水分,以维持身体的水分平衡。但要注意少量多次饮用,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,以免增加心脏负担。建议每 15 - 20 分钟饮用 100 - 150 毫升的温水。

3.运动后的处理

  • 放松运动:运动结束后,要进行 5 - 10 分钟的放松运动,如慢走、拉伸等,帮助身体恢复平静状态,缓解肌肉疲劳。例如,可进行腿部、手臂和背部肌肉的拉伸,每个动作保持 15 - 30 秒。

  • 再次测量血压:运动后应再次测量血压,观察血压的变化情况。如果血压出现异常波动,应及时就医咨询。

温馨提示:本平台文章仅供医院内部员工学习参考,不作为对外宣传使用,且不可作为诊断依据。

免责声明:部分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,仅作分享信息使用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侵权,请及时联系后台进行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