肿瘤患者的营养补充是康复路上绕不开的话题。治疗期间,很多人担心“吃得太好会喂大肿瘤”、“吃得少又会拖垮身体”,这种纠结在中医看来,本质是“正气”与“邪气”的博弈。中医不提倡盲目进补,而是强调“补要补得进、调要调得对”,通过调理体质增强自身抗病能力。
一、脾胃虚弱
化疗、放疗或疾病本身会损伤脾胃功能,导致食欲差、消化慢。这时候如果强行吃高蛋白、高脂肪食物,反而会让脾胃“超负荷运转”,出现腹胀、便秘甚至呕吐。正确的做法是先“唤醒脾胃”:用小米粥、山药炖汤等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温养胃气,等胃口逐渐恢复后,再慢慢加入鱼肉、鸡蛋等优质蛋白。
二、辨证施补
肿瘤患者体质各异,有人怕冷、手脚冰凉,属于阳虚体质;有人口干、烦躁,属于阴虚体质。补错了方向,反而会加重不适。比如,阳虚体质适合用黄芪炖鸡、当归生姜羊肉汤温补;阴虚体质则更适合银耳百合羹、石斛麦冬茶滋阴。如果分不清体质,最简单的办法是记住“平补”原则:选择性质温和的食物,如莲子、红枣、枸杞,既不会太寒凉,也不会太燥热。
三、药食同源
很多食材本身就是药材。比如,肿瘤患者常见的白细胞低、免疫力差,可以用黄芪、灵芝煮水代茶;如果睡眠不好、容易疲劳,桂圆、酸枣仁泡水能安神助眠;化疗后出现手脚麻木,可以多吃黑芝麻、核桃,辅助活血通络。但要注意,这些食材需根据体质搭配!
四、避开“发物”误区
民间常说的“发物”如海鲜、羊肉等,其实并非绝对不能吃。关键看体质和病情:如果肿瘤患者体质偏热、有炎症,吃羊肉可能加重燥热;但如果体质虚寒、怕冷明显,适量吃羊肉反而能温阳散寒。真正的禁忌是生冷食物(如冷饮、生鱼片)和难消化的食物(如油炸食品),这些会损伤脾胃功能。
总的来说,肿瘤患者的营养补充不是“填鸭式”大补,而是要根据脾胃状态、体质特点,循序渐进地调整饮食。南京太乙堂中医医院提醒:如果长期营养跟不上,或出现严重消瘦、乏力,建议及时寻求中医调理,通过汤药、针灸等方法改善体质,让“补”真正成为康复的助力。
温馨提示:本平台文章仅供医院内部员工学习参考,不作为对外宣传使用,且不可作为诊断依据。
免责声明:部分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,仅作分享信息使用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侵权,请及时联系后台进行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