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nu
24小时咨询热线 : 025-84535866
南京太乙堂中医医院,专注男性健康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/疾病问答
你的心脏在喊“累”吗?这些心衰诱因你中了几条?
时间:2025-08-14 作者:南京太乙堂中医医院

图1.jpg

中医认为,心力衰竭的发生与人体正气亏虚、脏腑功能失调相关。若长期忽视以下诱因,心脏便会逐渐失去“动力”,最终引发心衰。


一、久病体虚,心气暗耗

中医强调“心主血脉”,心脏功能依赖心气推动。若患慢性疾病(如高血压、冠心病)未及时调理,或长期熬夜、过度劳累,会持续消耗心气。心气不足则血脉运行无力,久之心脏负荷加重,为心衰埋下隐患。

 

二、饮食不节,脾肾受损

长期嗜食肥甘厚味、过量饮酒,会损伤脾胃功能,导致痰湿内生。痰湿阻滞经络,影响气血运行;若进一步累及肾脏(肾阳不足则无法温煦心脏),便会形成“心-脾-肾”三脏功能失调的恶性循环。

 

三、情志失调,气机紊乱

长期焦虑、抑郁会导致肝气郁结,进而影响心脉通畅;暴怒则肝火上炎,耗伤心阴。气机升降失常,血液运行受阻,心脏需加倍工作以维持循环,长期超负荷运转必然导致功能衰退。

 

四、外邪侵袭,正虚邪陷

感冒、肺炎等外感疾病若未彻底治愈,邪气可能由表入里,侵犯心脉。尤其体质虚弱者,外邪易与体内痰湿、瘀血结合,形成“虚实夹杂”的病理状态。此时心脏既要对抗邪气,又要维持正常功能,双重压力下易诱发心衰。

 

五、过度劳倦,耗伤阳气

中医认为“阳气者,烦劳则张”。长期体力透支、房劳过度会耗伤肾阳,而肾阳是心脏功能的重要支撑。阳气不足则推动血脉无力,血液瘀滞于心,最终形成“心阳不振”的心衰证型。


心脏的“累”是身体发出的警告,读懂这些信号,阻断心衰路径,让这颗“生命之泵”长久稳健运转。南京太乙堂中医医院提醒,若已出现心悸、气短、水肿等症状,建议及时就医,通过中医辨证调理心气、温通心阳、化痰利水,恢复心脏正常功能。


温馨提示:本平台文章仅供医院内部员工学习参考,不作为对外宣传使用,且不可作为诊断依据。

免责声明:部分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,仅作分享信息使用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侵权,请及时联系后台进行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