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三高”(高血压、高血糖、高血脂)作为常见慢性病,早期症状不明显,却可能引发心脑肾并发症。南京太乙堂中医医院专家提醒,先判断是否属于高危人群,再掌握科学防治要点,才能有效降低患病风险。
一、这些情况属于 “三高” 高危人群
南京太乙堂中医医院专家总结,符合以下任一条件,需警惕 “三高” 风险:
1.年龄:男性≥45 岁、女性≥55 岁或绝经后;
2.家族史:父母、兄弟姐妹有 “三高” 或心脑血管病史;
3.生活习惯:长期高油高盐饮食、吸烟(或长期吸二手烟)、饮酒、缺乏运动(每周运动<150 分钟);
4.身体指标:超重(BMI≥24)或肥胖(BMI≥28)、腰围男性≥90cm / 女性≥85cm、空腹血糖≥6.1mmol/L、血压≥130/80mmHg。
若您符合上述情况,即使暂无明显不适,也需加强 “三高” 监测与防治。
二、牢记 6 要点,科学防治 “三高”
针对 “三高” 防治,南京太乙堂中医医院给出 6 个关键要点,简单易操作:
1.饮食:每日盐摄入≤5g,少吃油炸、腌制食品;增加蔬菜(每日 300-500g)、全谷物(如燕麦、糙米)、优质蛋白(如鱼、豆制品),避免含糖饮料与甜点;
2.运动:选择快走、太极拳、游泳等温和运动,每周 3-5 次,每次 30-45 分钟,避免突然剧烈运动,尤其是中老年人群;
3.戒烟限酒: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,需彻底戒烟;饮酒者男性每日酒精量≤25g、女性≤15g,最好不饮酒;
4.作息规律:保证每晚 7-8 小时睡眠,避免长期熬夜(凌晨 1-3 点是肝脏代谢关键期,熬夜易导致血脂异常);
5.定期监测:高危人群每 3-6 个月测一次血压、血糖、血脂,记录数值变化,若指标异常及时干预;
6.中医调理:体质偏痰湿、血瘀的高危人群,可在医生指导下用中药(如山楂、决明子、菊花)调理,或通过针灸、穴位按摩(如按揉太冲穴、足三里穴)辅助改善代谢。
三、专业干预很关键,避免延误病情
南京太乙堂中医医院专家强调,若监测发现 “三高” 指标异常,或出现头晕、乏力、口渴等不适,切勿自行用药。医生会结合中医体质辨证(如痰湿型、气虚型),制定 “西医控指标 + 中医调体质” 的个性化方案,同时跟踪调理效果,帮助患者稳定指标,降低并发症风险。
“三高” 防治的关键在于 “早发现、早干预”。先判断是否属于高危人群,再落实 6 个防治要点,必要时寻求专业指导,才能有效守护血管健康。南京太乙堂中医医院愿为您的 “三高” 防治提供支持,帮助您远离慢性病困扰,保持健康生活状态。
温馨提示:本平台文章仅供医院内部员工学习参考,不作为对外宣传使用,且不可作为诊断依据。
免责声明:部分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,仅作分享信息使用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侵权,请及时联系后台进行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