肩周炎在中医中被称为漏肩风、肩痹、肩凝症等,是一种由于风寒湿邪侵袭、肝肾亏虚、气血两虚、外伤瘀血等多种原因导致的肩部疼痛、活动受限的病症。以下是对中医肩周炎的详细介绍:
风寒湿邪侵袭:中医认为,肩周炎多因风寒湿邪侵袭肩部,闭阻经络,气血运行不畅所致。肩部暴露受凉后,风邪易与寒、湿等邪气相合,侵袭人体,导致肩部疼痛、活动受限。
肝肾亏虚:肝肾不足,气血生化乏源,肩部筋脉失养,也易导致肩周炎的发生。
气血两虚:气血不足,肩部筋脉得不到足够的滋养,易产生疼痛、麻木等症状。
外伤瘀血:肩部外伤或久病入络,瘀血内生,阻滞经络,也可导致肩周炎。
肩周炎的主要症状包括肩部疼痛、活动受限等。
疼痛:肩部疼痛是肩周炎的主要症状,疼痛部位可能不固定,有时在肩前部,有时在肩后部,疼痛多为钝痛或刺痛,夜间加重。
活动受限:肩周炎患者肩部活动明显受限,主动活动及被动活动均受限,且外展、外旋、后伸等均受限。
压痛:压痛点主要在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沟处、肩峰下滑囊等处。
中医诊断肩周炎主要依据望、闻、问、切四诊合参的方法。
望诊:观察患者肩部形态、皮肤颜色等,判断是否有肿胀、畸形、皮肤颜色改变等。
闻诊:倾听患者肩部是否有异常声音,如摩擦音、弹响等。
问诊:询问患者肩部疼痛的部位、性质、持续时间等,以及是否有外伤史、劳损史等。
切诊:通过触诊肩部肌肉、韧带等组织,判断是否有压痛、痉挛、僵硬等。
中医治疗肩周炎的方法多种多样,包括药物治疗、针灸治疗、推拿按摩、拔罐治疗等。
药物治疗:
内服中药: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,中医医师会开具针对性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。常用的中药方剂有身痛逐瘀汤、羌活胜湿汤、温经通痹汤等,这些药物可以起到祛风散寒、活血化瘀、通络止痛等作用。
外用中药:可以选用益气养血、活血通络、散寒止痛功效的中成药,如大力药酒、舒筋健络油等,涂抹于肩周疼痛部位,并配合推拿按摩治疗。
针灸治疗:针灸治疗肩周炎具有疏通经络、调和阴阳、扶正祛邪的作用。常用的针灸疗法包括毫针刺法、火针、温针灸、电针等。针灸治疗时,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选取合适的穴位进行针刺。
推拿按摩:推拿按摩具有镇痛、活血化瘀、解除肌肉痉挛的作用。对患者行推拿技术时,讲究用力的轻重缓急。长期做推拿手法能够加速新陈代谢,并有效降低组织的粘连度,从而使关节活动度范围逐渐恢复正常。
拔罐治疗:拔罐治疗是以罐为工具,利用燃烧、抽吸蒸气等方式产生负压,使之吸附于体表,造成局部瘀血,达到通经活络、行气活血、祛风散寒等作用的中医疗法。肩周炎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拔罐治疗,以辅助改善症状。
预防:中医强调预防肩周炎的重要性。通过调整饮食结构、适度运动、避免肩部受凉、注意肩部保暖等预防措施,可以降低肩周炎的发病率。
调护:肩周炎患者应保持充足休息,避免过度劳累;注意观察身体变化,及时发现异常症状并就医处理;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,按时服药、定期复查;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乐观的情绪,有助于疾病的康复。
每逢佳节过后,不少人会出现疲劳乏力、食欲不振、注意力不集中等"节后综合征"表现。南京太乙堂中医医院专家指出,这主要源于节假日期间作息紊乱、饮食不节、劳累过度导致的人体阴阳失衡。掌握以下四个中医调理妙招,能帮助您快速恢复最佳状态。一、规律作息养心神南京太乙堂中医医院专家建议,首先要调整作息规律
中医经典著作《黄帝内经》明确指出"怒伤肝",指出情绪与肝脏健康密切相关。南京太乙堂中医医院专家表示,现代人生活压力大,容易情绪波动,若不懂得调节,长期积累会对肝脏造成实质性损伤。掌握正确的情绪调养方法,是养肝护肝的重要环节。一、认识情绪与肝脏的密切关系南京太乙堂中医医院专家解释,在中医理论中
在日常生活中,一些看似不起眼的饮食习惯,可能正在悄悄地为肿瘤的发生埋下隐患。南京太乙堂中医医院专家指出,许多人在餐桌上的不经意行为,长期累积会对身体造成持续性伤害,甚至成为肿瘤的“催化剂”。认识并改正这些不良习惯,对预防肿瘤至关重要。一、趁热吃:食道黏膜的隐形杀手“趁热吃”是很多人习以为常的饮食习惯
不少女性一到经期就容易情绪失控,莫名暴躁、焦虑,甚至影响工作与生活。南京太乙堂中医医院专家指出,经期暴躁多与气血不畅、肝气郁结有关,通过针对性药膳调理,可缓解情绪波动,让经期更轻松。以下三款药膳均经医院专家改良,食材常见、做法简单,适合不同体质女性尝试。1.疏肝解郁 —— 玫瑰陈皮乌鸡汤南京太乙堂专家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