体检报告上的 “肺结节” 字样,让越来越多人感到担忧。为什么肺结节越来越常见?中医认为,除环境因素外,以下 3 个日常习惯正在悄悄 “养” 结节,值得警惕。
一、久坐少动:气血不畅,肺络瘀阻
现代职场人久坐成常态,中医认为 “久坐伤气”。长期久坐会导致全身气血运行缓慢,肺部作为 “华盖之脏”,气血不畅则无法正常宣发肃降,肺部津液停滞,易形成瘀阻,为结节埋下隐患。
这类人群常感觉胸闷、气短,爬楼梯时尤为明显。改善方法:每小时起身活动 5 分钟,做扩胸运动或拉伸;每周 3 次快走(每次 30 分钟),促进气血循环;用黄芪 10 克泡水喝,补气助运。
二、过度贪凉:寒邪伤肺,结节难消
夏季长时间待在空调房、频繁吃冰饮,冬季穿得单薄,这些贪凉习惯会让寒邪侵袭肺部。中医讲 “肺恶寒”,寒邪入肺会导致肺阳不足,肺部气血遇寒凝滞,不仅易引发咳嗽,还可能让肺部局部组织异常增生,形成结节。
这类人群多有怕风、易感冒、咳痰清稀等表现。改善方法:空调温度不低于 26℃,避免直吹;少吃冰饮,可用生姜 3 片、红枣 3 颗煮水喝,温肺散寒;睡前用 40℃左右的热水泡脚 15 分钟,驱寒暖身。
三、吸烟及二手烟:燥火伤肺,肺络受损
吸烟或长期处于二手烟环境,是肺结节的明确诱因。中医认为烟草属 “燥火之邪”,进入肺部会灼伤肺津,导致肺燥津亏。肺部长期受燥火侵袭,肺络受损,修复过程中易出现异常增生,形成结节。
这类人群常伴有咽干、咳嗽少痰、声音嘶哑等症状。改善方法:戒烟并远离二手烟;用梨 1 个(带皮)、川贝 5 克煮水,润肺止咳;多吃银耳、百合等滋阴润燥的食物,修复肺津。肺结节越来越常见,与久坐少动、过度贪凉、吸烟及二手烟这 3 个习惯脱不开关系。中医认为 “肺为娇脏”,需要细心呵护。及时纠正这些习惯,能减少对肺部的持续伤害。若已发现肺结节,除调整习惯外,可在中医指导下进行调理,通过补肺气、化痰湿、通气血,降低结节发展风险,守护肺部健康。
温馨提示:本平台文章仅供医院内部员工学习参考,不作为对外宣传使用,且不可作为诊断依据。
免责声明:部分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,仅作分享信息使用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侵权,请及时联系后台进行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