体检发现肺结节时,很多人会立刻联想到肺癌,其实肺结节大多为良性,肺结节≠肺癌。中医通过 “望闻问切” 四诊法,能捕捉肺结节的早期信号,为及时调理争取时间。
一、望:从面色与舌苔察端倪
中医认为 “肺主皮毛”,肺部异常会在体表显现。肺结节患者早期可能出现面色苍白或萎黄,尤其两颧部若出现淡红色,可能是肺阴不足的表现。舌苔方面,痰湿型肺结节者舌苔多白腻,边缘有齿痕;阴虚型则舌苔少而干燥,甚至出现裂纹。
观察指甲也有参考价值,肺结节患者指甲可能变薄、易断裂,甲面出现纵纹。这些外在表现虽不特异,但结合其他症状,能为早期发现提供线索。
二、闻:听声音与气息辨异常
“肺主气司呼吸”,呼吸与声音的变化能反映肺部状态。肺结节患者可能出现呼吸音变粗,活动后气短明显;说话声音低沉无力,甚至出现声音嘶哑(排除咽喉问题后)。
若伴有咳嗽,痰湿型多为痰多色白,阴虚型则干咳少痰,偶有少量黏痰。这些声音与气息的异常,是肺部发出的 “预警”,需引起重视。
三、问:从症状与病史找线索
问诊是发现肺结节信号的关键。需关注是否有长期吸烟、接触粉尘史,这些是肺结节的诱因。症状上,除咳嗽、气短外,还可能有胸闷、胸痛(多为隐痛)、乏力等表现,部分人会在夜间或晨起时症状加重。
同时要询问既往健康状况,若有慢性支气管炎、肺炎病史,肺结节的发生风险会增加。详细了解这些信息,能更精准地判断肺部状态。
四、切:按脉象与胸腹探虚实
切脉时,肺结节患者脉象多偏弦或滑。弦脉提示气滞,滑脉则与痰湿相关。按压胸部时,痰湿型患者可能在两胁部有轻微压痛;阴虚型则胸部有燥热感,按压时无明显疼痛但自觉不适。中医通过脉象与胸腹触感,结合前三项信息综合判断,能早期识别肺结节倾向。
肺结节≠肺癌,但需早发现早调理。中医 “望闻问切” 捕捉的信号,能帮助我们及时关注肺部健康。若出现上述多种信号,建议结合医学检查进一步确认。通过中医调理与生活方式改善,多数良性肺结节可得到有效控制,无需过度焦虑。
温馨提示:本平台文章仅供医院内部员工学习参考,不作为对外宣传使用,且不可作为诊断依据。
免责声明:部分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,仅作分享信息使用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侵权,请及时联系后台进行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