炎夏当前,不少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感受到症状缓解。这正是中医“冬病夏治”理念发挥作用的时候!所谓“冬病夏治”,是针对冬季易发、或容易加重的疾病,借助夏季自然界蓬勃的阳气与人体气血通畅的时机,提前调理体质,增强脏腑功能,以降低寒季的发病风险。这是一项重要的传统中医预防手段,也符合了中医“治未病”的理念。
张育新主任:这三个心脑血管病适合冬病夏治
冠心病
冬季寒冷易引发血管收缩、血压波动,导致冠心病患者胸闷、心悸等症状加重。夏季阳气旺盛,可通过中药调理温通心脉、活血化瘀,改善心肌供血不足。张育新主任建议,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“益气活血”的方剂,配合三伏贴,增强心脏功能。
高血压
冬季血压波动大,而夏季人体代谢加快,血管相对扩张,是调整血压平衡的好时候。中医认为,高血压与“肝阳上亢、痰湿内阻”有关。通过清肝泻火、健脾祛湿的中药调理,结合三伏贴疏通经络,可帮助稳定血压,减少冬季突发风险。
脑卒中后遗症
冬季低温易导致血液黏稠度升高,增加脑卒中复发风险。夏季借助阳气推动,采用针灸、推拿等疗法,可促进肢体功能恢复,改善言语不清、偏瘫等后遗症。张育新主任强调,此时调理还能增强体质,为冬季筑牢健康防线。
为什么心脑血管病适合冬病夏治?
心脑血管疾病多与“寒邪”、“瘀滞”相关。冬季寒冷使气血运行受阻,症状易反复;而夏季阳气外浮,体内寒邪潜伏,正是改善心脑血管问题的良机。
1.阳气充盛,驱寒力强
夏季人体阳气旺盛,通过温补疗法可更有效地祛除体内寒湿,改善血液循环。
2.毛孔张开,药效易入
此时皮肤腠理疏松,中药外治法(如三伏贴)能更好地渗透经络,达到病灶。
心脑血管的健康关乎人体的生命活动。张育新主任向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发出提醒:这个夏季,不仅是防暑的季节,更是为安然度过下一个寒冬积蓄健康资本的时机。不要因表面症状缓解而忽视整体调理!如果您曾在冬季反复受到胸闷、心痛、乏力、气短、头晕或肢体活动不利等问题的困扰,建议向专业中医师咨询,探讨符合个体情况的“冬病夏治”调理思路,让夏天成为守护心脏、大脑、血管健康的坚实基础期!
温馨提示:本平台文章仅供医院内部员工学习参考,不作为对外宣传使用,且不可作为诊断依据。
免责声明:部分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,仅作分享信息使用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侵权,请及时联系后台进行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