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肥胖就是湿气重,喝薏米水就能瘦!”这一观点在民间广为流传,但南京太乙堂中医医院专家指出:肥胖成因复杂,湿气重仅是其中之一。若盲目祛湿减肥,可能适得其反。医院结合二十年临床经验,从中医角度解析肥胖的多元成因,为患者提供科学减重方案。
一、湿气重≠肥胖主因,盲目祛湿或伤身
湿气重者多见舌苔厚腻、大便黏滞、身体困重等症状,但并非所有肥胖都与此相关。医院接诊的患者中,仅约30%属“痰湿型肥胖”,其余或因气虚、阳虚、肝郁气滞等导致。例如,气虚型肥胖者肌肉松软、易疲劳,若一味祛湿而不补气,反而会加重乏力症状。
二、肥胖四大中医证型,辨证施治是关键
南京太乙堂中医医院将肥胖分为四类,针对性调理:
痰湿内阻型:以健脾祛湿为主,常用苍术、茯苓、陈皮等,配合针灸丰隆穴(化痰要穴)。
气虚不运型:以补气升阳为重,选用黄芪、党参、白术等,结合艾灸足三里(增强脾胃功能)。
阳虚阴盛型:以温阳散寒为法,附子、肉桂、干姜等温热药材为主,辅以运动升发阳气。
肝郁气滞型:以疏肝理气为先,柴胡、香附、郁金等可解郁,配合心理疏导缓解压力。
三、减重需“内外兼修”,生活习惯是基础
医院强调,肥胖调理需“药物+饮食+运动”三管齐下:
饮食:避免生冷油腻,根据体质选择食材(如痰湿型多吃冬瓜、薏米,气虚型多吃山药、红枣)。
运动:气虚者适合散步、太极,阳虚者可尝试八段锦,避免过度出汗耗气。
作息:子时(23:00-1:00)前入睡,助肝胆排毒;午时(11:00-13:00)小憩,养心气。
南京太乙堂中医医院以“辨证施治”为核心,打破“肥胖=湿气重”的误区,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减重方案。健康减重需科学认知、系统调理,切勿盲目跟风“祛湿偏方”。
温馨提示:本平台文章仅供医院内部员工学习参考,不作为对外宣传使用,且不可作为诊断依据。
免责声明:部分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,仅作分享信息使用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侵权,请及时联系后台进行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