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季燥邪盛行,易伤肺阴、损脾胃,不少人出现口干咽燥、食欲不振、大便干结等不适。南京太乙堂中医医院专家指出,秋季养生宜选 “药食同源” 的食材,而山药性平味甘,兼具滋阴润燥、健脾养胃之效,是应对秋燥的理想选择。
一、契合秋季养生需求
南京太乙堂中医医院专家解释,中医认为秋季对应五脏之 “肺”,燥邪易耗伤肺阴;同时秋凉易影响脾胃运化,导致消化功能减弱。而山药归肺、脾、肾经,既能补肺阴、润肺燥,缓解秋燥引发的干咳、咽干,又能健脾胃、益脾气,改善食欲不振、腹胀便溏。此外,山药药性平和,不温不燥,适合不同体质人群秋季食用,尤其适合老人、小孩及脾胃虚弱者,是秋季养生的 “温和补剂”。
二、山药食用3种做法
南京太乙堂中医医院结合市民生活习惯,推荐 3 种简单易操作的山药吃法,兼顾营养与养生功效:
1.山药小米粥:取山药 50 克去皮切块,小米 30 克,加水熬煮成粥。小米健脾和胃,搭配山药能增强养胃效果,适合早餐食用,缓解秋季晨起口干、胃部不适;
2.蒸山药配蜂蜜:山药带皮蒸熟后去皮,淋少许蜂蜜。蒸制能最大保留山药营养,蜂蜜润肺润燥,二者搭配可滋阴润肺,适合缓解秋燥引起的咽干、咳嗽;
3.山药炒木耳:山药切片焯水,与泡发木耳同炒。木耳润肺生津,山药健脾,清淡少油的做法符合秋季饮食 “少辛多甘” 原则,适合日常佐餐。
三、科学食用更养生
南京太乙堂中医医院提醒,食用山药需注意搭配与禁忌:搭配上,阴虚火旺者可加百合、莲子增强滋阴效果;脾胃虚寒者可搭配红枣、生姜温补脾胃。禁忌方面,山药有收涩作用,便秘者(尤其是实热便秘)需适量食用,避免加重症状;山药含淀粉较多,糖尿病患者需控制食用量,并计入每日主食份额。此外,选购时建议选铁棍山药,其药用价值更高,更适合秋季养生。
秋季燥邪当令,巧用山药调理身体,既简单又贴合中医养生理念。南京太乙堂中医医院通过科学解读与实用建议,让市民能借助日常饮食滋阴润燥、健脾养胃。若秋季出现明显不适,可前往咨询,专家会结合个人体质制定个性化调理方案,助力市民安稳度过秋季。
温馨提示:本平台文章仅供医院内部员工学习参考,不作为对外宣传使用,且不可作为诊断依据。
免责声明:部分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,仅作分享信息使用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侵权,请及时联系后台进行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