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分至,玄鸟归,昼夜均而寒暑平。这个被古人称为“日中星鸟”的节气,恰是天地阴阳能量转换的枢纽。《黄帝内经》云:“春三月,此谓发陈”,此时人体肝木当令,气血如春芽破土般向外舒展,正是调和阴阳、疏通肝气的黄金窗口期。
春分养生需特别关注“三虚”体质:熬夜伤肝的“肝血虚“,久坐伤脾的“脾气虚”,压力伤肾的“肾精虚”。中医养生讲究“因时制宜”,春分养生不是简单的“春捂秋冻”,而是要学会与天地同频的养生法。
阴阳平衡:春分养生的四大密钥
1.饮食:吃出“阴阳太极盘”
春分餐桌应如太极阴阳图:取五成的青色养肝菜,如香椿、荠菜、马兰头,配三成的甘味健脾食,如山药、茯苓、红枣,佐两成的辛味通阳料,如生姜、葱白、韭菜。
南京太乙堂中医院建议,春分特饮“三花饮”:菊花清肝、茉莉花理气、玫瑰花解郁,沸水冲泡代茶饮,早晚各一杯,可解春困、疏郁结。
2.起居:睡出“子午觉”新解
春分昼夜均分,睡眠应遵循“夜卧早起”原则,但现代人普遍存在“垃圾睡眠”。可采用“黄金90分钟睡眠法”:子时(23:00-1:00)进入深睡眠,午时(11:00-13:00)小憩20分钟。睡前用40℃温水泡脚15分钟,水中加3片生姜、5粒花椒,可引火归元助眠。
3.运动:练出“肝气升降功”
春分运动忌大汗,可做“三式养肝操”
舒肝展翅:双臂平举作飞鸟状,配合深呼吸,每组12次
敲胆经:沿裤缝敲打大腿外侧,每日双侧各100下
太极云手:模仿书法云手动作,带动腰胯旋转,每日练习5分钟
4.情志:调出“春和景明”心境
春分对应肝经,情绪波动易伤肝。实践“五分钟冥想呼吸法”:晨起静坐,吸气时想象清气自百会穴灌入,呼气时浊气自涌泉穴排出,配合“嘘”字诀发音,可有效疏解肝郁。
春意萌动,万物新生春分养生不是简单的节气养生,更是与天地对话的生命智慧。当我们在春分日调整作息、平衡饮食时,实际上是在校准身体的“生物钟”,让气血如春溪般顺畅流淌。这种顺应自然的养生之道,恰如《黄帝内经》所言:“上古之人,其知道者,法于阴阳,和于术数”,在节气更迭中,我们终将与更好的自己相遇。
南京太乙堂中医院
愿你找到
属于自己的健康平衡点
让生命的春潮
在有序中澎湃向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