肿瘤并非突然出现的“敌人”,而是身体长期处于“阴阳失衡”状态后发出的预警信号。中医认为,人体是一个动态平衡的整体,当正气与邪气、脏腑与经络的协调关系被打破,气血运行受阻,痰瘀毒结积聚,可能形成肿瘤。这种失衡并非一日之寒,而是长期不良习惯、情绪压抑或外邪侵袭共同作用的结果。
一、内因:正气虚损,脏腑失调
肿瘤的发生,首先因人体内部的正气虚损导致。正气不足,则抗邪能力减弱,外邪更容易侵入并滞留体内。例如,长期熬夜、过度劳累会耗伤气血,导致脾胃功能减弱,无法正常运化水谷精微,进而引发气血亏虚。情志内伤也是关键因素——长期焦虑、抑郁或愤怒会导致肝气郁结,进而影响脾胃功能,使气血生化无源,痰湿内生。此外,痰瘀毒结是肿瘤形成的病理产物。当气血运行不畅,痰浊、瘀血相互搏结,久而成毒,可能发展为有形之块。例如,慢性炎症长期未愈,局部气血瘀滞,就可能为肿瘤提供滋生环境。
二、外因:邪毒侵袭,饮食劳伤
外部环境的邪毒侵袭同样不可忽视。中医将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称为“六淫外邪”,若长期暴露于潮湿、寒冷或炎热环境中,可能导致邪气入体,阻滞经络。例如,长期居住在阴冷潮湿的环境中,易使寒湿之邪侵袭脾胃,影响运化功能。饮食不节也是重要诱因——过量食用肥甘厚味、辛辣炙烤或生冷食物,会损伤脾胃,导致痰湿内生。例如,长期高脂肪饮食可能加重脾胃负担,使痰湿积聚于体内。此外,现代生活中的环境毒素,如空气污染、化学添加剂等,也可能作为“邪毒”侵入人体,加重脏腑负担。例如,长期吸入工业废气可能损伤肺脏,导致正气进一步虚损。
三、南京太乙堂:扶正祛邪·抗癌消瘤治疗体系
针对肿瘤的中医治疗,南京太乙堂中医医院提出“扶正祛邪·抗癌消瘤”治疗体系。强调辨证施治,通过调整人体阴阳平衡,增强正气以抵御邪气。
1.扶正固本:通过中药调理脾胃、补益气血,提升机体免疫功能。例如,使用黄芪、党参等药材增强脾胃功能,促进气血生成。
2.祛邪散结:运用活血化瘀、化痰解毒之法,消散痰瘀毒结。例如,采用桃仁、红花等药材改善气血循环,配合半夏、陈皮等化痰散结。
3.整体调节:结合情志疏导、饮食指导,改善内环境,阻断肿瘤发展路径。例如,通过心理干预缓解患者焦虑情绪,同时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,避免痰湿进一步生成。
其注重“治人”而非“治病”,旨在帮助患者恢复自身调节能力,实现带瘤生存或延缓病情进展。
肿瘤的出现,是身体对长期失衡状态发出的最后“警报”。中医强调“未病先防”,通过调整生活方式、保持情志舒畅、避免邪毒侵袭,可以尽量降低肿瘤发生风险。即使已患病,通过“扶正祛邪”的中医干预,也能帮助身体重建平衡,为康复创造条件。南京太乙堂中医医院提醒:关注身体的每一次“失衡信号”——疲劳乏力、食欲不振、情绪压抑都可能是预警。早干预、早调整,才是守护健康的关键。
温馨提示:本平台文章仅供医院内部员工学习参考,不作为对外宣传使用,且不可作为诊断依据。
免责声明:部分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,仅作分享信息使用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侵权,请及时联系后台进行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