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多吃粗粮有益健康” 的观念深入人心,不少人因此长期只吃粗粮(如玉米、燕麦、红薯),却不知过量或不当食用反而会损伤脾胃。南京太乙堂中医医院专家指出,中医认为 “脾胃为后天之本”,粗粮虽含膳食纤维,但质地粗糙、不易消化,长期单一食用易加重脾胃负担,引发腹胀、消化不良等问题。医院结合中医辨证,为不同人群提供粗粮食用指导与脾胃调理方案,守护脾胃健康。
一、为何会伤脾胃?
1.质地粗糙难消化:粗粮膳食纤维含量高,脾胃功能较弱者,长期食用,易导致食物在胃肠堆积,引发腹胀、嗳气、大便干结;
2.加重脾胃运化负担:中医认为 “脾胃主运化”,长期单一摄入粗粮,会让脾胃持续处于 “高强度工作” 状态,逐渐耗伤脾气,导致运化能力下降,出现食欲不振、乏力等症状;
3.易引发 “寒热失衡”:部分粗粮性偏凉,脾胃虚寒者长期食用,会加重脾胃寒气,诱发腹痛、腹泻。
二、科学吃粗粮
南京太乙堂中医医院针对不同人群,给出粗粮食用与脾胃养护建议:
1.脾胃虚弱者:选择 “细加工粗粮”,避免直接吃整粒粗粮;每餐粗粮占比不超过 1/3,搭配山药、南瓜等健脾食材;
2.上班族:吃粗粮时搭配 “健脾菜”,饭后按揉足三里穴(膝盖下 3 寸),促进消化;每周吃 2-3 次粗粮即可,无需每天吃;
3.脾胃虚寒者:少吃凉性粗粮,选择温性粗粮,煮粗粮时加生姜、红枣,中和寒性;
三、太乙堂调理有良方
若因长期吃粗粮导致脾胃不适,南京太乙堂中医医院提供针对性调理方案:
1.中药调理:脾虚者用 “参苓白术散” 健脾益气,腹胀者加 “陈皮、砂仁” 理气;寒湿重者用 “理中丸” 温脾散寒;
2.中医外治:艾灸中脘穴(脐上 4 寸)、脾俞穴(背部第 11 胸椎旁开 1.5 寸),每周 2 次,温补脾胃;
3.食疗指导:推荐 “山药小米粥”(山药 15g、小米 30g)、“南瓜蒸百合”,帮助修复脾胃功能;提醒避免再吃未煮烂的粗粮,减少脾胃刺激。
长期只吃粗粮并非 “健康首选”,科学搭配、适度食用才是关键。南京太乙堂中医医院用专业辨证与调理方案,帮你平衡粗粮食用与脾胃健康。若你因吃粗粮出现脾胃不适,可到院咨询,让中医为你定制养护计划。
温馨提示:本平台文章仅供医院内部员工学习参考,不作为对外宣传使用,且不可作为诊断依据。
免责声明:部分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,仅作分享信息使用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侵权,请及时联系后台进行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