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血压在中医里多属 “眩晕”“头痛” 范畴,与肝肾阴虚、肝阳上亢、痰湿内盛等体质密切相关。饮食作为调理体质的重要环节,对血压的稳定起着关键作用。下面就从中医视角,为高血压人群列出饮食 “红黑榜”,明确哪些该多吃,哪些要忌口。
饮食红榜:这些食物助力血压稳定
1. 平肝潜阳类食物
中医认为,肝阳上亢是高血压常见诱因,这类人群易出现头晕、头胀、面红目赤等症状。芹菜性凉,能平肝凉血,尤其适合肝阳上亢型高血压;菊花味甘苦,可散风清热、平肝明目,用菊花泡茶饮用,能辅助缓解血压升高引起的不适。
2. 滋阴润燥类食物
肝肾阴虚型高血压患者常伴有口干、耳鸣、失眠等症状,需多吃滋阴食物。黑芝麻性平味甘,能滋养肝肾、润燥滑肠;枸杞可滋补肝肾、益精明目,用枸杞泡水或煮粥,既能调理体质,又能帮助稳定血压。银耳、百合等也属于滋阴佳品,适合长期食用。
3. 利水渗湿类食物
痰湿内盛型高血压患者多体型肥胖、肢体沉重,饮食上宜选择利水渗湿的食物。冬瓜性凉,能利尿消肿、清热化痰,可缓解痰湿引起的血压波动;玉米须味甘性平,具有利水消肿、平肝利胆的作用,煮水饮用对高血压伴有水肿的人群尤为适宜。
饮食黑榜:这些食物可能加重病情
1. 高盐食物
中医强调 “咸入肾”,过咸的食物会导致水钠潴留,加重肾脏负担,进而引发血压升高。腌制食品(如咸菜、腌肉、酱菜)、加工肉制品(如火腿、香肠)以及味精、酱油等调料,都含有大量盐分,高血压人群需严格控制摄入量,每日盐量建议不超过 5 克。
2. 辛辣刺激食物
辣椒、花椒、生姜等辛辣食物性温热,易助火伤阴,加重肝阳上亢或阴虚火旺的症状,导致血压波动。此外,辛辣食物还可能刺激胃肠道,影响消化功能,间接对血压稳定产生不利影响。
3. 肥甘厚味食物
中医认为 “肥甘厚味生痰湿”,肥肉、油炸食品、动物内脏等油腻食物,会加重体内痰湿积聚,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,血管压力升高。同时,这类食物热量过高,易引发肥胖,而肥胖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。
4. 酒精饮品
酒精性温,过量饮用会损伤肝肾,扰乱气血运行,导致肝阳上亢,诱发血压骤升。尤其是白酒、烈酒,对血压的影响更为明显,高血压人群应尽量做到滴酒不沾。
高血压的饮食调理需遵循 “辨证施食” 原则,根据自身体质选择合适的食物。例如,肝阳上亢者多吃清热平肝食物,痰湿内盛者侧重利水渗湿食物。同时,要保持饮食清淡、规律,避免暴饮暴食,配合适度运动和情绪调节,才能更好地稳定血压,减少并发症的发生。
温馨提示:本平台文章仅供医院内部员工学习参考,不作为对外宣传使用,且不可作为诊断依据。
免责声明:部分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,仅作分享信息使用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侵权,请及时联系后台进行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