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季金风送爽,却也带来 “燥气” 与 “萧瑟感”—— 口干舌燥、皮肤紧绷是常见的 “秋燥” 困扰,而木叶飘落易让人滋生低落情绪。南京太乙堂中医医院专家指出,秋季养生需兼顾 “润燥” 与 “舒怀”,通过饮食调理、中医干预与情志调节,既能缓解身体不适,又能保持心情舒畅,安稳度过金秋。
一、3 招缓解秋燥不适
南京太乙堂中医医院专家表示,秋季燥气易伤肺津,需从 “吃、护、调” 三方面润燥:
1.饮食润燥:
选对食材养肺津:推荐多吃滋阴润燥的食材,如银耳、百合、梨、蜂蜜等。可制作 “银耳百合莲子羹”(银耳泡发后与百合、莲子同煮,加少量冰糖),每日一碗,缓解口干、皮肤干燥;也可将梨去核后蒸食,避免生吃寒凉伤胃,尤其适合老人与小孩;
2.起居护燥:
保湿保暖两不误:室内可放置加湿器,将湿度保持在 40%-60%,减少皮肤水分流失;外出时注意保暖,避免秋风吹袭导致呼吸道干燥,引发咳嗽;睡前用温水泡脚 15 分钟,配合按摩足底涌泉穴,促进津液生成;
3.中医调燥:
辨证干预效果佳:若秋燥症状明显(如干咳无痰、咽喉肿痛),可到院咨询。南京太乙堂中医会根据体质辨证调理,如肺燥者用 “沙参麦冬汤” 滋阴润肺,燥邪犯鼻者用 “辛夷花、苍耳子” 煮水熏鼻,快速缓解不适。
二、2 法调节秋季情志
南京太乙堂中医医院专家提醒,秋季草木凋零易引发 “悲秋” 情绪,需主动调节情志,避免情绪低落影响健康:
1.户外活动:借秋景疏肝解郁:多到户外散步、登山,感受秋季的蓝天白云、金黄落叶,呼吸新鲜空气。中医认为 “肝喜条达”,户外活动能促进肝气疏泄,缓解低落情绪。建议每周至少 3 次,每次 30 分钟,可选择公园、郊外等自然环境优美的地方;
2.情志疏导:内外兼修稳心态:可培养兴趣爱好,如书法、绘画、养花,转移对 “萧瑟秋景” 的关注;也可与家人朋友交流,倾诉情绪,避免孤独感;若情绪持续低落,可到院寻求中医帮助,通过针灸太冲穴(疏肝解郁)、服用 “逍遥散” 等方式调节,改善情绪状态。
秋季养生,润燥与舒怀缺一不可。南京太乙堂中医医院用专业的养生建议,帮你适应季节变化,缓解身体与情绪不适。若你在秋季出现明显燥气或情绪问题,可及时到院咨询,让中医为你定制专属养生方案,享受金秋健康生活。
温馨提示:本平台文章仅供医院内部员工学习参考,不作为对外宣传使用,且不可作为诊断依据。
免责声明:部分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,仅作分享信息使用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侵权,请及时联系后台进行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