肿瘤并非突然出现的“敌人”,而是身体长期处于“阴阳失衡”状态后发出的预警信号。中医认为,人体是一个动态平衡的整体,当正气与邪气、脏腑与经络的协调关系被打破,气血运行受阻,痰瘀毒结积聚,可能形成肿瘤。这种失衡并非一日之寒,而是长期不良习惯、情绪压抑或外邪侵袭共同作用的结果。一、内因:正气虚损,脏腑失调
08-12
2025
末伏已至,夏秋之交的天气像坐过山车——白天暑气未消,夜晚凉风渐起。这种冷热交替的时节,对高血压人群而言,需要十分注意!南京太乙堂中医医院张育新主任提醒:此时若能顺应天时调养身体、稳定血压,可为秋冬健康打下坚实基础。一、末伏高血压人群需警惕三大风险张育新主任指出,夏秋交替时血压波动主要受三重因素影响:
08-11
2025
对于肿瘤患者而言,食欲不振是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困扰。进食减少不仅影响营养摄入,还可能削弱体质,延缓康复进程。脾胃为后天之本,气血生化之源,调理脾胃功能是改善食欲的关键。南京太乙堂中医医院分享四条实用改善方法,助患者重拾进食信心。一、肿瘤患者为什么会食欲不振?1.脾胃虚弱:肿瘤本身或治疗手段(如化疗、放疗
08-09
2025
立秋已过,天气逐渐由热转凉,但“秋老虎”的余威仍让空气干燥难耐。秋气通于肺,此时燥邪易伤肺,导致津液耗损、肺阴不足。对于肺结节患者而言,秋季更是调养的关键期。南京太乙堂中医医院侯丽敏主任指出:顺应天时养肺,结合个体体质调结,方能为秋冬健康打下基础。一、侯丽敏主任:养肺为先,调结为本“肺为娇脏,喜润恶
08-08
2025
一叶落而知天下秋。立秋,作为秋季的第一个节气,标志着夏日的繁华将逐渐转向秋日的澄净与收敛。此时自然界阳气渐退,阴气渐生,天地能量由“长”入“收”。秋三月,此谓容平,天气以急,地气以明”。南京太乙堂中医医院强调,立秋后的调护,“收”与“养”是核心原则。一、立秋养生,首重在“收”1.收神气:自然界由旺盛转
08-07
2025
结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,因其早期症状隐匿,许多患者确诊时已发展至中晚期,错过了治疗时机。南京太乙堂中医医院提醒大家关注身体发出的早期预警信号,早干预、早治疗,才能控制病情发展。一、小心这四种症状,可能是结肠在“求救”1.排便习惯突然改变大肠主司传导之职,若出现长期便秘或腹泻交替、排便次数异
08-06
2025
夏季潮湿闷热,很多人总感觉身体沉重、容易疲劳,甚至出现食欲差、大便黏腻、舌苔厚腻等问题。中医认为,这些症状可能与体内湿气过重有关。湿气被称为“万恶之邪”,若长期滞留体内,不仅影响日常生活,更可能成为一些重大疾病的诱因。一、南京太乙堂说这些疾病会受“湿气”影响1.湿气重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“血遇寒则凝,遇
08-05
2025
中医治疗肿瘤以“祛邪扶正”为核心,通过调节人体阴阳平衡、气血运行及脏腑功能,达到控制病情、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。南京太乙堂中医医院强调,不同阶段的肿瘤患者,中医治疗原则需根据身体状态、治疗阶段及病情变化灵活调整。一、肿瘤患者不同时期中医如何治疗1.化疗前:健脾和胃,增强体质化疗前患者多存在“正气不足、脾
08-04
2025